黄帝时期中文文字及大洪水后中国安顿情况
Huang Ti - Chinese Writing and the Post-flood Settlement of China,  by Roy L. Hales
罗仪 L. 黑斯    http://www.creationism.org/chinese_cs/HuangTi_ZHcs.htm

创世纪11章1-9节指出大洪水来临后,中国人在SUMERIA(SHINAR之地)居住了一段时间。至少有一个中国古代传说中暗示寓言中的黄帝,带领原始人民即现在居住于西南地区的苗族,离开西部到达中国. 黄帝家谱更加证实了这些传说。中国古文字的的前十个字“天干”“地支”即假设在黄帝时期发生,但是事实上更象是在SUMERIAN时期形成。黄帝时期的许多传说更象是在SUMERIA时期中的中国人传说所形成的。
 

山海经

多数学者认为黄帝带领中国人到达现在的中国。汉朝时的(公元前202年)山海经证明了这一观点。山海经曾被认为是“神话故事”,但是中国学者逐渐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导致山海经逐渐受到大众欢迎。 由于早期山海经缺乏证据,多数学者对此表示怀疑。下面几个因素对其历史性起源提出置疑。

(1) 汉朝之前的中国文学作品非常有限。山海经曾试图解释古代传统,我们并没有足够证据判断其可信性。多数学者怀疑其后人撰写了大部份山海经, 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但是确有一部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

(2) 中国传统文化排斥任何外来影响更足以证明山海经内的有关西方影响其真实性;

(3) 前面提到苗族声称其首先到达中国;

(4) 中国传统文化早期历史证明黄帝打败苗族。从历史角度证明当时领袖在取胜之后才成为黄帝;

(5)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帝王的始祖。传说中有其它统治者, 但是追根究底黄帝为祖先。夏(公元前2205-1766), 商(公元前1766-1112), 周(公元前1111-256)帝王皆为黄帝子孙。他是中国的始祖。
 

天干

中文天干据说是由黄帝的一个大臣制定的。传统文化保留了其形态和名称, 并出现在中国古陶器标记上。(参看下面的图形) 大约四十左右的图形文字得以保存到今天,这种古文字图形作为证据确实不是很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无”“鬼”的写法与今天相同。1935年'胡'指出这些古文字并不“足以体现中国古文字的智慧”. 地域的不同造成了字体各异。这些字很可能是根据发音由外文翻译成中文的。
 

天干在SUMERIAN中的体现

天干的形态类似于SUMERIAN时代的文字(参见表一). (表二证明了SUMERIAN文字被移动了90度之后更加清楚的展示了其可比性)。除了"辛"字外,其它文字都可以很清楚的解释为中文是从SUMERIAN发展而来。“十”与“URUK”非常相似,见234。“I”接近于450。“PING”接近于692。“TING”接近于405。除去444的圆形,“WU”“CHI”即是864。尽管Y形被取走并放置于中心,“KENG”为386,“JEN”为简单化的515。“KUEI”为878的简体,其后边加了箭头。天干十个中的九个字可以从SUMERIAN文字中追根究底。如果我们追根究底的话, 这正是最强有力的证据。
 

结论

数百年前中国人对本土文化引以为荣,崇拜皇帝并排斥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放弃早期文化传统或者甚至是以另外方式解释早期传统文化. 中国早期文化恰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禹治水的例子禹即是挪亚又是黄帝。传说禹从天上领到神土以制服洪水。在这种情况下, 黄帝后人置疑黄帝西方起源“不可相信”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苗族起源及黄帝为中国老祖宗得以流传至今十分庆幸, 这个传说颇具历史性。(见表三) 这些中文古文似乎在西方起源正是在SUMERIA.JEMDET/JEMDET NASR 时期形成。 圣经中有非常简单的解释,人类在SUMERIA时代后得以繁延生存。黄帝传说揭示了东方起源之秘。
 

注解

1. KIANG KANG-HU, 尧, 禹, 舜, 夏中国古代文明 (上海中华书局, 1935年), 第4页

2. ROY L. HALES, "圣经以及中国历史大洪水之后的历史起源." 创造论社会科学及人文学季刊, 1983年冬, HUGO BERNATZEK, AKHA及苗族 (1970) 第十五页.

2. KIANG KANG-HU, 第6页
 

图形注解

天干图形选自CHANG KWANG-CHIH的 "天干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关键," DAVID T. ROY及TSUEN-HSUIN TS LEN (编辑), 古中国研究中国文明,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8年

SUMERIAN图形取自: (1) ADAM FALKENSTEIN, ARCHAISCHE TEXTE AUS URUK 出版社 (柏林, 1936年), 参见第234. (2) G. A. BARTON, 巴比伦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LEIPZIG, 1913), 重新由L. A. WEDELL研究出版亚力安人文字的起源(HAWTHORNE, CAL.; 美国基督教图书协会, 1968版本), 见图形B78, HANS JENSEN 62(伦敦GEORGE ALLEN & UNWIN出版社, 1970年) (3) S. LANGDON图形注解摘自JEMDET NASR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28) 第405



 

"黄帝时期中文文字及大洪水后中国安顿情况"
<http://www.creationism.org/chinese_cs/HuangTi_ZHcs.htm>

In English - <http://www.creationism.org/csshs/v07n4p24.htm>


主页:  汉语
www.creationism.org